案卷是执法工作的最终载体,是执法工作的真实反映和重要记录,近日,淮安区应急管理局瞄准案卷质量“小切口”,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切实推动执法内部监督制约,提升执法工作整体质效。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案卷制作能力。区局政策法规科定期随机抽取基础科、危化科、执法大队已办结的案卷,交叉分配至三个执法部门,通过“一案一评+交叉互评+交流研讨”方式,围绕行政处罚主体和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违法事实认定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准确、自由裁量是否适当、处罚执行是否到位、文书使用和执法系统操作是否规范等6个重点方面展开逐一评析,参评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客观、全面、精准指出案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评查意见、建议,切实做到真评真查,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升案卷制作能力。
坚持以质效为关键,规范执法工作流程。在交流研讨环节,针对各执法部门评查出的问题展开大讨论,充分运用案件评查结果推动以评促改、以查促优,扎实做好案件评查“后半篇文章”,做到评查、督改一体推进,由政策法规科对评查出的问题进行逐一登记、整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督促办案科室限期完成评查问题整改,做到边评查、边整改,提升执法工作流程规范化。
坚持以常态为机制,优化执法案卷质量。以“红海棠”应急管理大讲堂为载体,定期组织基础科、危化科、执法大队3个执法部门开展一次办结案卷全过堂,执法骨干轮流当“讲师”,做到案件质量关口前置,持续深化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构建案件质量责任共同体,严守案件质量“生命线”,全面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和执法水平。
(淮安区应急局 孙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