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司法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三治融合”为依托、以“微服务”治理为核心,积极探索“一村一主题”的基层治理模式,先后打造恩来社区等100个“三治融合”示范村居,激发治理新活力,提升治理源动力,全力奏响基层治理“幸福乐章”。
一是法治铸魂,增强基层治理驱动力。平桥镇李前村善调矛盾,实现29年“零上访”;石塘镇张兴社区“百姓理论说唱团”将法治故事寓教于乐,通过每月两场的演出,提高村居法律素养……淮安区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实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提升居民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2596名“法律明白人”专长,不断增强群众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基础。推动警网融合,开启社会治理“联排、联防、联调、联处”的“四联”新模式。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将矛盾调解“大事”分解为网格“小事”,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硬核力量。
二是德治强基,固基层治理凝聚力。范集镇范集居委会建立“一户一档”道德档案,搭建道德积分奖励兑换平台;朱桥镇桥头居委会通过“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培育百姓好家风,正德树人;复兴镇复兴居委会创新“德治+N”工作方法,营造崇德向善风尚;顺河镇延年村“橄榄绿”德法兼施促进乡村和谐……淮安区不断探索创新基层德治建设模式,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为切入口,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宣讲宣教,组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树立典型模范,打造示范样板。以身边事带动身边人见贤思齐,形成共识、植根于心、外化于行的德治效果,达到“小平安”推动“大平安”的治理目的。
三是自治领路,提高基层治理向心力。淮城街道恩来社区“N”方五步议事规则、河下街道螺蛳街村“凉亭议事”、朱桥镇石塘村“三事会商”、石塘镇马涵洞社区“圆梦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治理品牌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展开了一幅幅“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美好画卷……淮安区积极探索“群众事情群众议”工作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激发主体意识,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治理难题,让“我们的家我们管”成为村民共识,及时有效化解群众“痛、堵、难”问题,把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淮安区坚持人民群众“唱主角”原则,依托网格员、微格员和志愿者等力量,开展网格化治理工作,把网格队伍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重要力量,更“接地气”地服务群众,维护辖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