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流均镇围绕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业态构成,精准契合现代农业驶入“快车道”三次提速,持续推动特色农业扩面提质、品牌农业赋能增收,释放了产业振兴的大动能。
“小莲藕”作出“大文章”。
莲藕是水乡最常见的水生作物,自上世纪初,流均河荡里的野藕就备受“挖藕人”的青睐。后来,经过池塘水面的多轮开发,荷藕成为大户规模种植的首选,产业规模逐渐攀升。流均镇坚持以市场思维推动产业发展,依托镇级乡村振兴公司平台化运作,系统整合镇域集体水面,通过引导流转、规模发包,不断实现经营主体招大引强。全力争取上级农科院对口帮扶,优化种植管理章程,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普及覆盖率。发挥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作用,组织农技“土专家”加大进村入户频率,指导推广荷藕优良品种种植,扶持壮大本土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为大户农户打通从“藕田到市场、上餐桌”最后一公里。如今,流均镇荷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户超210户,总面积达3.5万亩,荷藕年产量3.15万吨,产值约1.05亿元,优质品种覆盖率超90%,2024年顺利通过绿色优质农产品(荷藕)生产基地省级评审。
“一招鲜”迭代“组合拳”。
针对荷藕种植品类单一、布局分散、链条短缺等突出问题,流均镇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以更高标准推动农技加快迭代、产业链突破“接二连三”,达成更高效益。“一直觉得我们是水乡人,搞荷藕种植绝对是内行,后来发现里面的门道还是很多很深的,尤其是镇党委政府引导推广藕虾共养后,亩均产出得到了显著提高。”流均镇黄荡村党总支书记胡清清介绍。得益于市、区两级对生态农业发展大力支持,流均镇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结构布局,探索实践藕虾循环种养模式,实现荷藕亩均保产900公斤、产出小龙虾150公斤,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方共赢的致富路。藕宝食品是流均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又一突破,在标准化生产车间中,“洗藕、切片、腌制、包装”有序衔接,一袋袋“清水藕片”净菜产品从自动生产线流出,每年约有2000余吨藕制品销往山东、辽宁等地,流均藕正逐渐走出流均、走向全国市场。
新风向”催生“加速度”。
流均镇以“释放硒引力 做活水文章”为导向,加力打造流均公用果蔬品牌,依托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双轮驱动”,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推广力和传播力。短视频博主刘海燕是一位返乡新农人,也是市、区两级红色主播培训班的优秀学员。自2022年以来,她通过抖音、微信等线上平台,制作发布上百条荷藕种植、藕粉加工等相关内容短视频,粉丝量超4万人,直播线上带货促成销售近百万元。国庆节期间,河下古镇的海燕藕粉冲泡现场获得游客一致好评。从线上到线下,化流量为销量,赶乘电子商务发展东风,打造“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是流均荷藕产业提级发展的“下半篇文章”。“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在品质,贵在品牌,要始终坚持把质量第一贯穿于荷藕种销全链条,严格执行常态化农产品抽样检测,建立产品‘红黑榜’,鼓励镇域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争创‘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努力让水韵流均声音飘得更远、品牌树得更靓。”流均镇党委书记李建说。目前,“藕宝”“绿草荡”“留君”等一批农副产品绿色品牌先后进入淮安市军创市集、南京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购销产品名录,借力平台推广、聚力开拓更广市场,为强镇壮村富民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