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嘴镇将生态农业作为建强绿色生态基石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模式业态更优、绿色品牌更响、生态价值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种养循环、变废为肥、农田退水等绿色生产技术,现代科技与生态理念深度融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展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强大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种养循环变废为宝,生态农业擦亮“绿色底色”。苏嘴镇邵葛育肥场占地面积345亩,总投资1.2亿元,设计存栏生猪5.6万头,年可出栏育肥猪12万头,该猪场年粪污产生量约10.08立方米。随着淮州温氏邵葛育肥场养殖业数量持续增长,粪便和废渣不仅污染环境,还影响居民生活。为破解这一困境,苏嘴镇将目光投向沼液还田循环利用技术。沼液经过深度发酵处理后(稀释、沉淀、过滤、发酵等),通过管道或灌溉系统输送到农田,作为液态有机肥施用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沼液中的养分可被作物直接吸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30%左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科学规划土地流转,激活土地资源“化零为整”。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苏嘴镇汤衡村在充分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占补平衡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坑塘变农田、小田变大田”,目前,项目已成功流转土地1660亩,为生态农业单元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同时,通过占补平衡措施,增加耕地220亩,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效建设基础设施,发挥生态农业“头雁效应”。苏嘴镇以高质高效为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前,汤衡村境内已建成黑膜储存池8.8万立方米(场外5万立方米、场内3.8万立方米)、衬砌渠道4千米,并完成水泥路扩宽340米、土地平整500亩等工程。在农田退水工程上还将继续建设泵站1座、衬砌渠道6公里、退水节制闸4座。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过程性监管,确保所有建设设施设备高质量,为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单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当地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树立了可推广可复制示范样板。
苏嘴镇将持续聚焦农田退水、种养循环、绿色品牌创建等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秉持绿色、环保、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深入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进一步“串”起生态农业循环链,促进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