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区委书记颜复带领相关部门和镇街主要负责人,现场调研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强调,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保护好大运河既是践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用科学行动和长效机制,守护好历史根脉,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区领导朱赤、吴蔚参加活动。
颜复一行先后来到石塘镇、平桥镇、漕运镇,深入大运河淮安区段沿线多个点位,通过现场细致察看、听取汇报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澳门黄金赌城_最新老虎机平台-游戏|官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颜复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性保护传承。要深刻认识大运河保护在中华文明传承、国家文化安全中的战略意义,切实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全力确保“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底色。要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漕运文化、水利文化、民俗文化,通过活化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要坚持科学行动,以精准施策筑牢安全防线。要严格遵循“依法依规、保护优先、科学合理”原则,立足区域实际制定精细化保护和提升方案,确保保护措施精准落地。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协同共进,通过多种创新方式盘活历史遗产,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运河文化带。
要健全长效机制,以全域协同凝聚保护传承合力。要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确保保护工作常态长效。要强化前瞻性,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与保护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要激发社会共治活力,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引导全社会参与保护监督,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治格局,筑牢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铜墙铁壁”,让千年运河永葆生机。(记者:李 峰 高 原 开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