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下午,史志军、顾坤、戚寿余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向车桥战役纪念碑敬献鲜花,并参观《车桥战役历史陈列展》及碑廊。颜复、吴勇、胡启新、关晓卫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活动。
车桥战役纪念馆(现称车桥战役纪念广场)位于车桥镇富福北路,其前身为1976年建立的烈士陵园,2014年改造为开放式纪念广场,202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是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15米的纪念碑,正面刻有叶飞题写的“车桥战役英烈永垂不朽”字样,庄严醒目。纪念碑一侧,两座石碑镌刻着粟裕撰写的战役经过及53位烈士的姓名,碑文详细记录了战役的英勇事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红色土地上的战斗故事。陈列室内,新四军使用过的迫击炮弹头、土制大锹等作战工具静静陈列,一组《解放日报》报道的车桥战役胜利情况和新华社从陕北播发的“苏北新四军大捷”消息史料图片,振奋人心。
车桥战役发生于1944年3月,是新四军在粟裕、叶飞指挥下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新四军采用“攻点打援”战术,仅半小时就突破围壕,占领了镇内全部街道,并分割包围了日伪守军。外围的打援战也随即打响,新四军先后拔掉车桥镇内的53座日军碉堡,同时击毙了日军大队长以下军官及士兵共计465人,俘虏24人,歼灭了伪军483人,创下了华中生俘日寇之新纪录。这场战役不仅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更成为华中敌后战场战略反攻的标志。
如今,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纪念广场,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将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转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篇章的磅礴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记者:仲昱晓 张益键 李 峰 孙 军)